小D 终于有了她人生第一部梦寐以求的手机了。
收到这个手机时候,她竟然跟我们说,“爸爸妈妈,我们能不能聊一下手机的使用规则。”
我就故意逗她说“呀,你好傻~自己主动提什么规则啊,那不就约束自己了吗?”
没想到刚刚过了11岁生日的小姑娘,竟然跟我说,“因为我跟你们聊清楚了规则以后,那我就知道什么是不能做的。那不能做以外的,就都是我自己的自由空间了。”
这句话还是挺让我感慨的。
你们千万不要以为小D是一个非常自律的孩子,恰恰相反,她从五六岁开始接触网课,就开始用iPad、学习机,还非常喜欢看短视频玩游戏,我们从那时为了管理孩子的屏幕时间,专门开了个全家会议,叫电子设备使用准则。
举个例子:
展开剩余72%我们会约定,工作日每个人使用电子设备的自由时间是多少?像小D刚刚开始,也就是15分钟左右。
我们还约定,工作日,你必须要做的是哪一些事,比如阅读、写作业等等,在规定时间里面,如果你提前完成了,那么你就赢得了自己额外的游戏时间。
我们还约定了游戏的时候,每隔15分钟,就需要休息一下,双休日了,游戏时间也可以适当长一点。
我们会约定,工作日每个人使用电子设备的自由时间是多少?像小D刚刚开始,也就是15分钟左右。
我们还约定,工作日,你必须要做的是哪一些事,比如阅读、写作业等等,在规定时间里面,如果你提前完成了,那么你就赢得了自己额外的游戏时间。
我们还约定了游戏的时候,每隔15分钟,就需要休息一下,双休日了,游戏时间也可以适当长一点。
当然这些规则,不仅她觉得难,我和小D爸爸有时候也都觉得蛮难的。
我们就会用沙漏,用闹铃来提醒她,时间到了要放下。
你们想象得到——完全没用。因为娃会哭会闹,会跟你撒娇,跟你谈判跟你耍无赖,所有这些,我相信你们大多也经历过。
但我和小D爸爸坚持得比较好的一件事情就是,当我们约定好了,我们两个人都一定会跟进到底。
哪怕她哭发脾气耍无赖,我们还是会把iPad收走,但同时我们也会很冷静地陪在小D旁边,直到她情绪平复之后,再和她去复盘,去聊一聊为什么要收走,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则,这个规则的好处是什么。去不断地帮助她强化我们家庭的电子设备使用规则。
等到小D慢慢大了以后,你会发现她跟你讨价还价或者耍无赖的时间少了。
她知道其实游戏我每天都可以玩,既然每天都可以玩,那就没有必要非要这一次全部玩遍。
所以,这一次她拿到自己的手机以后说的这句话,让我还挺感触的。
我一直觉得,人是不能没有规则的。而规则不一定等同于约束。
从小D给我的这个反应,我们就能看到,规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给了我们一个确定性和安全感。
孩子知道,所谓的规则就是,我们说的“不”之外,就是一个大大的yes。这其实就是“规则之内给予最大自由”的最好的诠释。
配资开户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